9月23日,康乐县电焊行业带动就业创业工作座谈会召开。会议旨在研究解决康乐籍在藏从事电焊铁艺加工人员面临的突出问题,探讨行业转型升级路径,以进一步推动就业创业工作。座谈会由县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杜正辉同志主持,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刘胜利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县财政局、农业农村局、民政局、审计局、应急管理局、县职校等相关负责人,以及相关培训机构负责人和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重点讨论了如何破解康乐籍在藏铁艺加工人员当前面临特种作业操作证短缺和市场竞争力薄弱等困境问题。一是绝大多数电焊从业人员无特种作业操作证书,导致无法正常承接业务,职业发展受限,也存在安全生产隐患。二是从业人员多以个体工商户形式分散经营,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合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各有关部门、培训机构和企业代表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按照县委主要领导工作要求,提出相应解决方案。一是开展集中培训与认证。计划以政府为主导,组织电焊从业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并组织参加特种作业操作证书考核从而实现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与合规操作能力,解决“无证上岗”难题。二是成立行业协会。推动“抱团发展”,倡议成立西藏康乐铁艺加工行业协会,负责宣传相关政策法规、协调行业资源、规范市场秩序、组织技能交流以及代表会员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通过“抱团取暖”的模式,整合分散的个体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提升康乐铁艺加工的整体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刘胜利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一是要高度重视。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解决在藏务工人员困难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二是要协同推进。人社部门要牵头抓总,财政、应急管理、民政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尽快制定并落实培训补贴方案和行业协会筹建支持政策。三是要注重实效。培训工作要确保质量,切实帮助从业人员考取证书;行业协会筹建要加快步伐,尽快发挥作用,真正成为在藏康乐籍务工人员的“娘家”。
本次座谈会的召开,体现了康乐县委、县政府对在外务工人员群体的深切关怀与务实支持。下一步,县人社部门将通过技能培训和组织化建设“两手抓”,有效破解康乐籍电焊工在藏发展的瓶颈,在提升他们的收入水平同时,也将进一步擦亮“康乐焊工”劳务品牌,为全县稳就业、促创业、增收入工作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