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以来,临夏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州市决策部署,以扶持创业为引领,以技能培训为支撑,以强化服务为保障,持续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全面优化就业创业服务,多措并举确保就业局势稳定,为劳动者尤其是高校毕业生端好“饭碗”赋予稳稳的力量,不断以就业之稳促经济之稳、社会之稳。
清晨,临夏市桃源车市业务办理大厅内,工作人员黎雅萍正在为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耐心解答着疑问。不久前,她通过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项目进入到这里工作。
临夏市桃源车市工作人员 黎雅萍:来到公司以后我也发挥了所学的知识,得到了个人能力的提升,工作也很顺利,公司对我们这些大学生日常也很关心,各项保障也很到位。
在临夏市各企业,也有不少像黎雅萍这样的大学生,通过基层就业项目进入心仪的企业工作。除了每月公司发放的工资外,他们还能获得补贴期限三年,每月1500元的生活补贴。“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也为我们企业缓解了用工难题,凝聚了智慧力量,有利于企业更好发展”。采访中,临夏市桃源车市人力资源部负责人黎倩倩告诉记者。
临夏市桃源车市人力资源部负责人 黎倩倩: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补贴政策,为我们企业减轻了经济压力,解决了企业招人困难的问题,也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提供了好的就业岗位以及就业保障,使公司员工的整体学历素质得到提升。
创业是发展之源、富民之本、和谐之基。为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引领创业和促进就业的作用,临夏市人社部门扎实推进创业担保贷款的发放工作,打破“不敢贷”“不愿贷”“贷不了”的瓶颈壁垒,让企业创业增收的路子走得更稳,底气更足。
临夏市中舞艺术培训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 杨慧:通过临夏市人社局的公告得知政策后,我们申请了大学生创业贷款,资金到位后,我们将资金用于了学校软硬件改善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环境更加舒适,我们的孩子在学习质量上得到了更好的提升,我们的机构也得到了家长更大的认可。
甘肃阳光智家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 张瑞萍:我们公司今年申请到小微企业创业贷款300万元,利息低至2.35,这项政策给我们公司发展以极大的支持,同时,我们在今年享受到了扶贫工厂,稳岗就业政策补贴,合计8万元,在稳定员工就业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职业技能提升是就业渠道拓宽的重要途径。为此,临夏市东区街道积极衔接辖区内培训机构,为未就业劳动力进行家政技能、母婴技能、养老技能等培训,助力辖区内失业人员及时就业。同时,为精准高效解决企业招工难、群众求职难的问题,还积极与辖区的企事业单位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时时更新辖区企业商铺的用工需求,开设了街道微信公众号“东区帮就业”专栏,将招聘信息推送至小区居民群,为企业和居民群众搭建招聘信息平台,实现了用工企业和需就业人员双向对接。
临夏市东区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马雅蓉:近年来,东区街道办事处高度重视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坚持以实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再就业为工作重点,成功举办了临夏市2023年“春风行动”暨东西部劳务协作东区街道就业专场招聘会,开展了“就业扬帆政策护航”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宣讲活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创新举措、多想办法,全面推进东区街道就业服务工作走上新的台阶。
与此同时,临夏市人社部门还通过“人社局长直播带岗暖心行动”以及各类线下招聘会,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千方百计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各类群体实现充分就业。
中共临夏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市人社局党组书记 局长 马玉麒:截至7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980人;输转劳动力4.013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113万人;落实脱贫人口劳务奖补1284人、164.93万元;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618人次;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4亿元,吸纳带动就业1491人。举办各类招聘活动4场,组织用人单位5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1800多个。总体来看,市场用工需求逐步恢复,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下一步,临夏市将持续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多措并举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千万百计搭平台、拓渠道、促增收,为劳动者端好“饭碗”注入稳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