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时有个别群众疑惑,“自己每年都交养老保险费,未来能拿多少养老金?”“养老保险到底怎么计算,养老保险缴费与待遇到底有什么关系?”为此,就有关问题作如下解答。
一、企业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基数和比例如何确定
职工应当依法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需要确定职工个人缴费基数。职工个人本年度缴费基数依据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进行核定,具体办法是:职工个人月平均工资应按国家统计局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项目计算。职工个人月平均工资超过本省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300%以上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基数,低于本省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60%的,按60%计算个人缴费基数。
习惯上我们将缴费基数全省上年度社平工资的60%简称为缴费基数“下限”,将全省上年度社平工资的300%简称为缴费基数“上限”。
自2006年1月起,职工按个人缴费基数的8%缴费。
举例如下:2019年职工个人的缴费基数,以2018年职工本人月平均工资与本省2018年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5155.75元比较,职工个人月平均工资超过全省上年度月社会平均工资300%(15467.25元)以上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基数,缴费基数确定为15467.25元,低于全省上年度月社会平均工资60%(3093.45元)的,按60%,也就是3093.45元计算个人缴费基数。
A单位缴费情况
| 上年个人月平均工资 | 本年月个人缴费基数 | 缴费比例8% | 月缴费基数下限60% | 月缴费基数上限300% | 月个人 缴费金额 | 备注 |
张xx | 3000 | 3093.45 | 8% | 3093.45 | 15467.25 | 247.47 | 个人月平均工资低于3093.45元,按3093.45计算缴费基数 |
李xx | 3500 | 3500.00 | 8% | 3093.45 | 15467.25 | 280.00 | 个人月平均工资在3093.45元15467.25元之间,按个人月平均工资3500元计算缴费基数 |
刘xx | 15000 | 15000.00 | 8% | 3093.45 | 15467.25 | 1200.00 | 个人月平均工资在3093.45元15467.25元之间,按个人月平均工资15000元计算缴费基数 |
王xx | 18000 | 15467.25 | 8% | 3093.45 | 15467.25 | 1237.38 | 个人月平均工资高于15467.25元,按15467.25元计算缴费基数 |
二、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基数和比例如何确定
按人社部有关规定,我省明确:自2019年9月1日起,以企业全部参保职工个人缴费基数之和作为企业缴费基数。
企业缴费比例,2006年1月至2016年4月,企业缴费比例为20%;2016年5月至2019年4月,企业缴费比例为19%;2019年5月1日起,企业缴费比例为16%。
举例如下:
A单位2019年7月缴费基数情况
| 上年个人月平均工资 | 本年月个人缴费基数 | 月缴费基数下限60% | 月缴费基数上限300% | 备注 |
张xx | 3000 | 3093.45 | 3093.45 | 15467.25 | 个人月平均工资低于3093.45元,按3093.45计算缴费基数 |
李xx | 3500 | 3500.00 | 3093.45 | 15467.25 | 个人月平均工资在3093.45元15467.25元之间,按个人月平均工资3500元计算缴费基数 |
刘xx | 15000 | 15000.00 | 3093.45 | 15467.25 | 个人月平均工资在3093.45元15467.25元之间,按个人月平均工资15000元计算缴费基数 |
王xx | 18000 | 15467.25 | 3093.45 | 15467.25 | 个人月平均工资高于15467.25元,按15467.25元计算缴费基数 |
合计 | 39500 | 37060.70 | --- | --- | --- |
A单位2019年7月个人缴费基数之和为37060.70元,2019年7月企业缴费基数为37060.70元。
三、企业职工退休时基本养老金如何计算
企业职工退休时,按照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甘政办发〔2006〕87号)规定计发基本养老金,具体分两种情况进行计发:
(一)“中人”基本养老金的构成和计算
“中人”指建立个人账户前参加工作、2006年1月1日以后退休且缴费年限满15年的人员,其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如下:
月基本养老金由月基础养老金、月个人账户养老金、月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构成。
基础养老金=(上年度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职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全部缴费年限×1%。
职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以下简称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建立个人账户当年至退休上年度本人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
本人当年缴费工资指数=本人当年缴费工资÷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全部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实际计算中要将缴费年限换算为年,保留两位小数)
视同缴费年限是指参加工作时间到建帐前符合国家和省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不含折算工龄)。
实际缴费年限是指从建立个人账户起至退休时的缴费年限。
例:张某参加工作时间为1988年5月,2019年10月,60岁到龄退休。建立个人账户时间1996年1月1日,建立个人帐户前的本人视同缴费年限91个月,实际缴费年限286月,全部缴费年限377月,个人账户储存额65336.84元,个人账户计发月数为139个月,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为1.0865。
1996年至2019年10月当年缴费工资指数如下:
年度 | 上年度月平均工资 | 月缴费 工资 | 月缴费 基数 | 当年缴费工资指数 | 备注 |
1996 | 457.75 | 280.00 | 280.00 | 0.6117 |
|
1997 | 490.17 | 300.00 | 300.00 | 0.6120 |
|
1998 | 515.17 | 320.00 | 320.00 | 0.6212 |
|
1999 | 534.83 | 350.00 | 350.00 | 0.6544 |
|
2000 | 577.33 | 400.00 | 400.00 | 0.6928 |
|
2001 | 659.42 | 450.00 | 450.00 | 0.6824 |
|
2002 | 764.75 | 480.00 | 480.00 | 0.6277 |
|
2003 | 856.00 | 500.00 | 513.60 | 0.6000 | (不足60%,按60%缴费计入) |
2004 | 951.58 | 600.00 | 600.00 | 0.6305 |
|
2005 | 1059.25 | 650.00 | 650.00 | 0.6136 |
|
2006 | 1244.91 | 700.00 | 746.95 | 0.6000 | (不足60%,按60%缴费计入) |
2007 | 1437.17 | 900.00 | 900.00 | 0.6262 |
|
2008 | 1748.92 | 1100.00 | 1100.00 | 0.6290 |
|
2009 | 2001.42 | 1500.00 | 1500.00 | 0.7495 |
|
2010 | 2264.75 | 2000.00 | 2000.00 | 0.8831 |
|
2011 | 2465.67 | 3000.00 | 3000.00 | 1.2167 |
|
2012 | 2742.17 | 4000.00 | 4000.00 | 1.4587 |
|
2013 | 3203.33 | 5000.00 | 5000.00 | 1.5609 |
|
2014 | 3675.75 | 6000.00 | 6000.00 | 1.6323 |
|
2015 | 4039.17 | 8000.00 | 8000.00 | 1.9806 |
|
2016 | 4537.83 | 10000.00 | 10000.00 | 2.2037 |
|
2017 | 4962.42 | 12000.00 | 12000.00 | 2.4182 |
|
2018 | 5477.17 | 15000.00 | 15000.00 | 2.7386 |
|
2019 | 6142.00 | 15000.00 | 15000.00 |
| 当年不满12月,不计指数 |
张某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张某历年缴费工资指数之和÷缴费年限
计算如下:
(0.6117+0.6120+0.6212+......+2.2037+2.4182+2.7386)÷23=24.9903÷23=1.0865
张某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142元(统计局公布数据)×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1.0865
计算如下:
6142元×1.0865=6673.28元
张某基础养老金=(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142元+职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6673.28元
)÷2×全部缴费年限31.42年(指从参加工作1988年5月至2019年10月)×1%。
计算如下:
(6142+6673.28)÷2×31.42×1%=2013.28元
月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张某月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65336.84÷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60岁退休到龄计发月数139)。
计算如下:
65336.84÷139=470.04元
月过渡性养老金=职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建立个人帐户前的本人视同缴费年限×1.2%。
张某月过渡性养老金=职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6673.28×建立个人帐户前的本人视同缴费年限(张某的视同缴费年限是从1988年5月起到1995年12月,共91个月,也就是7.58年)×1.2%。
计算如下:
6673.28×7.58×1.2%=607.00
调节金计发标准,建立个人账户前的本人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及以上,每人每月发15元。
计算如下:张某的视同缴费年限不足15年,不计发调节金。
基本养老金计发案例综合概述:
以前例中张某的参保缴费情况为例,他参加工作时间为1988年5月,在2019年10月时,60岁到龄退休,建立个人账户时间1996年1月1日,建立个人帐户前的本人视同缴费年限91个月,实际缴费年限286月,全部缴费年限377月,个人账户储存额65336.84元,个人账户计发月数为139个月,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为1.0865。
案例中的张某的视同缴费年限是从1988年5月起到1995年12月,共91个月。实际缴费年限是指从1996年1月至2019年10月,共286个月。全部缴费年限377个月,也就是31.42年。视同缴费年限91个月,也就是7.58年。
张某的月基本养老金计算方法如下:
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142元,本人平均缴费指数1.0865,个人账户储存额65336.84元。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6142×1.0865=6673.28元
基础养老金=(6142+6673.28)÷2×31.42×1%=2013.28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65336.84÷139=470.04元
过渡性养老金=6673.28×7.58×1.2%=607.00元
建账前的视同缴费年限不满足15年,不计发调节金。
所以张某的月基本养老金为
2013.28+470.04+607=3090.32元。
“新人”指建立个人账户后参加工作,2006年1月1日以后退休且实际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其月基本养老金构成如下:
月基本养老金由月基础养老金、月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
月基本养老金=月基础养老金+月个人账户养老金
月基础养老金计算方法同“中人”
月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方法同“中人”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计算方法同“中人”
本人当年缴费工资指数计算方法同“中人”
实际缴费年限计算方法同“中人”
全部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实际计算中要将缴费年限换算为年,保留两位小数)
基本养老金计发案例
以某单位李女女士的参保缴费情况为例,她参加工作时间为1997年1月,在2019年10月时,55岁到龄退休,建立个人账户时间1997年1月,实际缴费年限274月,全部缴费年限274月,个人账户储存额59728.66元,个人账户计发月数为170个月,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为1.3327。
案例中的李女士的缴费年限是从1997年1月起到2019年10月,共274个月。实际缴费年限是指从1997年1月至2019年10月,共274个月。全部缴费年限274个月,也就是22.83年。
李女士的月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142元,本人平均缴费指数1.3327,个人账户储存额59728.66元。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6142×1.3327=8185.44元
基础养老金=(6142+8185.44)÷2×22.83×1%=1635.47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59728.66÷170=351.34元
李女士的月基本养老金为
1635.47+351.34=1986.8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