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气建小康
——临夏县井沟乡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见闻
送来金手银胳膊,一鼓作气建小康。
12月5日,由临夏县人社、扶贫、农牧、妇联等部门组成的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队,带着挖掘机、推土机、电焊机、缝纫机等实训器材到井沟乡,在何王村、马家大山、谢家、白杨树四个精准扶贫村开展劳动力培训,当地群众无不双手欢迎,踊跃报名参加培训,场面真实感人。
在临夏县,自然条件最艰苦的井沟东乡族乡在脱贫攻坚战中创造了很多第一。在短短3年多时间里,高标准完成通乡、通村及通社水泥路170多公里,自来水入户实现全覆盖,完成危房改造1000多户,新修了6个“六位一体”村级办公场所,新建梯田7000亩……还有教育事业的发展、旱作农业的推广、花椒啤特果核桃经济林种植等,在全县乃至全州名列第一。
在何王村培训现场,井沟乡党委书记周文华告诉记者:“这几年,全乡基础设施改善了,公共服务条件提升了,但群众收入没有明显增加,培育富民增收产业成了干部群众共同的愿望。”记者在培训现场看到,正是由于群众在期盼、干部在引导,加上上门服务,群众的积极性非常高。
在培训现场,前来参加畜牧养殖培训的有年近花甲的郑克里木,也有刚刚过门的小媳妇李美霞,最引人瞩目的是村民赵尕三,他上西藏、下江南挣了不少钱,2013年回家发展畜牧养殖。见到记者时,他说:“这两年,我真是脚穿铁鞋走瓦房,一脚一个窟窿,赶羊时看牛快,赶牛时看羊快,发展养牛养羊都失败了,思前想后觉得自己没有念好‘牛羊经’,缺乏养殖技术……”看到县畜牧局的技术员唐永昌来了,他告别记者凑到了唐永昌跟前央求,自己家里准备好了吃的住的,希望技术员留下来,对他全家人进行养殖培训。
赵尕西木是当地有名的瓦工,今天他报名学习挖掘机操作技术,他还鼓励在场的年轻人:“无论是在家还是出门,没有技术很可怜,多一门技术既体面又能多挣钱……”赵尕西木的话说到了年轻人们的心坎上,许多有一技之长的人,也选择报名参加其他培训,不断充实自己。
在何王村小布鞋培训现场,上百种布鞋、鞋垫,现代化的缝纫机,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50多名妇女把土桥镇重台塬布鞋厂的何英香层层围住,七嘴八舌问个不停,一双鞋卖多少钱?有人要这样的鞋吗?做的多了卖给谁呀……记者知道,在临夏广大农村,每个妇女几乎都会针线活,今天,这里的妇女们都在各打各的算盘。等到培训开始时,每个妇女都听得很认真。
下午,培训陆续结束,参加培训的村民李金铭谈体会:“听说今年养羊有人亏了,我想养羊有点担心。今天参加了培训,知道了养羊亏的原因,明年我养羊,我想再学习学习,有技术不会亏的。”村民王才发说:“今天即使县上不来我们村上搞免费培训,爸爸也准备让我到县上花钱学习呢。家里正准备用精准扶贫贷款买台小型装载机呢,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在何王村培训的同时,马家大山、谢家、白杨树三个村也同时开展培训,听说场面更热闹。
傍晚,在井沟乡政府,乡上做了统计,4个村当天参加培训的有400多人,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对此,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很高兴,他们说,一直很担心4000多万元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贷款能否发挥作用,看到今天的培训效果,我们似乎心里有底了,我们一定会再创脱贫第一的好成绩,一鼓作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