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技能培训方式 加大转移就业力度
广河县奋力推进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工作
为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有效破解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难题,广河县紧密结合县情实际,把技能培训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助推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积极整合县内现有的培训资源,主动引进知名培训机构,不断提高技能培训的针对性,逐步完善培训输转联动机制,全力实现技能培训与劳务输转深度对接,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目前,共完成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1713人,其中就业技能培训500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58人,创业培训52人,示范培训300人,两后生学历教育培训583人,劳务品牌培训350人,新型农民培训104人,鉴定及发放职业资格证书764人。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深入了解群众的培训需求。成立了由县人社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的广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县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工作进行组织实施和检查指导。组成6个工作组,深入20个精准扶贫村,对贫困村、贫困户家庭劳动力培训需求开展摸底调查,按照个人情况、从业状况、技能水平、培训需求和愿望进行建档立卡,建立实名制培训台账,对号入座,确保培训和转移就业需求底数清楚,使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能够有的放矢。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全力激发群众的培训热情。广河县贫困家庭劳动力文化素质和技能素质偏低,对职业技能培训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参加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了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家喻户晓,提高广大农民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知晓程度,激发群众主动参加培训的热情,广河县以联系村为单位,在全县开展了系统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进村入户宣讲活动,通过巡回宣讲已实现9 个乡镇全覆盖,在102个行政村、23所清真寺,共举办专题宣讲报告会53场次。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解答相关咨询等方式入户宣讲3679多户,受教育群众达9.3万多人。成立了四个转移就业和技能培训宣传报名工作组,深入20个精准扶贫村,开展宣传、动员报名工作,共组织报名500人。
三是创新培训模式,全面开展精准培训工作。结合全县转移就业工作,充分利用海纳人力资源公司、新世电子有限公司,深圳比亚迪公司等用工企业现有培训资源,开展异地岗前培训,共完成安全常识、厂纪厂规、设备操作、电子技术基础等内容的培训10批1724人,其中精准扶贫户123人,并全部安置就业,月工资在3000-4000元之间,实现了先培训、后输出、能致富的目的;针对20个精准扶贫村均分布广泛,培训对象难以集中的现实,广河县大胆尝试,抽调业务骨干,与培训机构衔接沟通,组建了流动培训工作组,携带培训设备、器材、耗材等,将培训教师请到村,培训场地设在村,培训服务送到村,在家门口开展培训,方便了群众参与培训,提高了培训效率;由于县内培训机构师资单薄、工种单一,县人社部门积极与省内知名培训机构兰州东方技校联系,建立了培训合作关系,全面开展开展家政服务、餐饮服务、装载机、挖掘机、电焊工等培训,拓展了培训项目,丰富了培训工种,提高了培训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四是完善培训转移机制,助推劳务经济快速发展。坚持“政府为主体、政策为主导、协会为纽带、培训为基础、服务为平台、富民为目标”的转移就业工作思路,按照“先培训后输出”、“培训一人、鉴定一人、就业一人”的原则,对每一位培训学员建档立卡,依托转移就业信息服务体系,积极开展转移就业工作,帮助接受培训的劳动力尽快实现稳定就业。今年以来,已组织输送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和“两后生”10批1724名(本科生57名,大专生54名,中专生28名,“两后生”1585名,其中20个精准扶贫劳动力转移就业12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