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财富之源。和政县把拓宽群众就业渠道、解决就业难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探索新形势下促进就业创业工作的新机制,通过稳定就业岗位、提供创业就业保障、优化公共就业服务等坚实有力的举措,全面推进稳就业保民生工作,助力全县群众稳步脱贫奔小康。
近年来,和政县把劳务输转作为富民产业来培育,制定劳务输转和技能培训全覆盖实施方案,建立县、乡、村、社劳务经济组织网络体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务工者了解务工动态,激发他们外出的积极性,劳务输转人数呈大幅上升趋势。在巩固原有劳务基地的基础上,积极开辟劳务输转基地,坚持把劳务产业作为促进脱贫的“铁杆庄稼”,积极为外出务工人员找路子、谋就业,主动加强与东南沿海城市的联系对接,积极争取好订单、好岗位。根据劳动力调查摸底情况,协调各乡镇采取“一对一、人盯人”的方式做好未就业人员的培训输转工作,并确保有意愿外出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应转尽转。截至目前,已完成劳务输转5.4978万人次(其中建档立卡人员1.374万人次),创劳务收入5.6183亿元,共发放建档立卡劳动力家庭困难补贴174人次、33.96万元,赴厦门务工人员生活补贴1653人次、203.1万元。
为有效巩固脱贫成效,促进创业就业,和政县大力推进创业担保贷款工作,鼓励金融机构扩大创业担保小额贷款范围,全面落实对群众发展旅游、畜牧养殖、劳务等六大支柱产业及小庭院、小家禽、小作坊等“五小产业”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切实加快了他们通过创业实现致富的新步伐。截至目前,和政县注入担保基金7360万元,发放贷款7619户、6.38464亿元,其中建档立卡1244户、8523万元。
完善公益性岗位机制,增加群众就业岗位。制定印发了《和政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发临时性公益性岗位实施方案》和《和政县2020年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实施方案》,开发爱心理发员、乡村保洁员等多种岗位,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保了人员到位、管理到位、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到位。2020年以来,开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临时性公益性岗位451人、乡村公益性岗位142个。目前,已选聘的所有公益性岗位人员已经全部在岗工作。
积极建设扶贫车间,促进群众就近就业。坚持县负总责、乡镇统筹推进的工作机制,鼓励企业及致富能人充分利用闲置办公用房、旧学校房屋等建设扶贫车间,有效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增强了群众、企业参与扶贫车间建设的积极性,真正做到贫困村、贫困户在哪里,扶贫车间就建在哪里,确保让困难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全县共已建成扶贫车间18家,吸纳595名劳动力就业,年人均收入达到1.3万元以上。大批留守人员通过在扶贫车间务工,成长为熟练工,拓宽了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家门口就业渠道,实现贫困人口稳就业促增收助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