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技能去淘金
——和政县开展精准扶贫劳动力技能培训见闻
数九寒天,寒气袭人。连日来,和政县开展的精准扶贫劳动力技能培训给宁河大地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在和政县职业技术学校,记者见到了学习焊接技术的卜家庄乡松树村村民马小俊。他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信心满怀地告诉记者:“我参加培训拿到电焊专业技术资格证后,明年打工不愁没地方去,而且凭证每月工资能拿到2500元到4000元,要比以前单纯做小工挣的多多了,今年政府免费给我们培训,真正是为咱农民考虑。”
和政县职业技术学校是该县唯一一所集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远程开放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校。学校与天津北洋职专、红星职专、育英职专、青岛胶南电子学院、森泰达职业学院联合办学。现有中职、电大等9个教学班,各专业在册学生达1003人。学校先后开办了牛肉拉面、烹饪、瓦工、汽车驾驶、计算机应用、缝纫裁剪等22个农民工技能培训专业,近三年累计培训农民工4860人(次),培训“两后生”185人,发放职业资格证书3500余本,培训学员就业率达95%以上,人均月收入3000-6000元左右。
位于三合镇石虎家村的现代农业循环示范基地,连片的日光温室大棚成为一道美景,县农牧局为企业选派的技术员正在大棚里给种植户讲解日光温室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村民张富祥告诉记者,他已有8年的大棚种植历史,过去由于缺乏种植技术和经验,特别是病虫害难以防治,种植效益一直不好,每棚收入只有7000——8000元,现在通过参加培训,掌握了种植技术,去年他又建了一个大棚种植辣椒,现在已收入近2万元。
和政县职校校长张维林说,培训实在不实在,受训农民最有发言权。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已不再是仅仅凭借力气、吃苦就能衣食无忧的时代。如果想要在社会上立足生存,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掌握一项技能才是最重要的选择。
为了使更多的农民群众了解务工信息,参加技能培训,该校多次在县电视台播放招生务工信息。近3年来,每年11月份至次年2月,根据农民工陆续返乡的实际,开展大规模的农民工技能培训。出动宣传车到各乡镇、集市进行宣传,发放宣传材料累计达27000多份。同时在县城广场、十字等人员密集的地方长期设立报名点,长期招生。为了方便群众参加技能培训,切实减轻群众负担,一方面采用随到随学的培训方式;另一方面根据当地群众的培训需求,由乡镇组织报名,并提供培训场地,县职校派教师、调配实训设备深入村社就近开展培训。近三年分别到陈家集乡宋家沟村、松鸣镇、达浪乡李家坪村、新营乡文化站、新庄乡奋斗村、马家堡镇、罗家集乡、达浪乡杜家崖村、买家集镇尕后庄村开展了瓦工、电焊、牛肉拉面等专业的培训,开展送技术下乡10期,共计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00余人。同时充分发挥学校被列为临夏州国家第十职业技能鉴定所的优势,大力开展职业技能考试和鉴定工作,三年开展技能鉴定12期,鉴定缝纫、电焊、瓦工等专业人员3600人次,其中2014年鉴定1237人,近三年共计发放职业资格证书3500余本,为外出务工人员顺利就业、提高收入搭建了有利平台。
如今的宁河大地,一批批学到了一技之长的农民踏上了东去的列车外出淘金,去开创新的天地。